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城讯 近年来,滨城区委党校始终把“党校姓党、从严治校、质量立校”摆在首位,通过建立五项机制,积极探索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蹚出了一条推动党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建立干部培训问题导向机制。滨城区委党校建立起“带着问题参加培训、围绕问题学习交流、找到问题ag贵宾会的解决方案、回到单位进行转化”的导向机制,有效地破解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升了学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与能力。围绕“区委区政府重大战略决策中最关注的问题”“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希望参加培训解决的思想理论问题”等,滨城区委党校在学员入学前进行培训需求调查,让干部来“点菜”、培训来“送餐”,然后依据干部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特点,确定培训内容,实现因需施教。对学员在课堂上的困惑疑问,盯班领导与任课教师及时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帮助学员解决各种疑问。根据不同阶段的课程安排和学习内容,班委会与各学习小组及时开展学习研讨交流,起到了互相启发、学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建立干部培训流程优化机制。滨城区委党校以办学质量评估为抓手,突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对训前筹划准备、训中管理服务、训后反馈总结、离校跟踪问效四个阶段进行了工作流程优化,对干部教育培训进行全程纪实,教学质量及后勤服务实行信息化测评,构建起了完整的培训链条。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突出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对培训中每一个阶段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内容与规范的工作流程,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上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新路子。
建立领导与教师盯班机制。在滨城区科级干部培训班、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等班次上,实行带班领导与教师盯班机制,校领导、班主任与学员在同一课堂共同学习,观察了解培训情况,与学员交流互动,有利于最大程度发现问题,带班领导与教师根据学员课堂学习情况及时接受学员反馈并及时进行帮助指导。滨城区委党校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工具,在各个培训班次上建立微信学习交流群。通过微信群上传下达通知要求、互动分享学习体验、沟通交流思想感情,消除时空地理障碍隔阂,实现线上全天候沟通交流,实现党校领导、教师与学员之间的良性互动,为盯班管理制度落地见效打下坚实基础。盯班机制的建立,起到了示范带动和跟踪指导作用,无论是培训效果还是管理纪律,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建立两头管理分阶段负责机制。滨城区委党校打破以前固有的培训班管理模式,变“教工端一头管理”为“教工端和学员端两头管理”,相向用力,合力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和培训效果。一是组织设置细。成立班委会,实行党支部书记和班长双头管理、共同负责制,党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班长兼任党支部副书记;扩大班委会人员组成,在党支部书记和班长以下设置学习、纪律、组织、宣传、生活、卫生6个委员,班委会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在班级内部成立6—7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1名,负责本小组内班级活动的上传下达和组织实施。二是任务分工细。在学员端,明确班委会和各小组工作职责,班级日常管理实行班委会领导下的学员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学员自身主观能动性,使班级管理更加具体科学;在教工端,实施分阶段盯班负责制。分别设置盯班班主任数名,分别对某一个阶段的教学管理负主责。教工之间相互密切配合,群策群力,既提高管理效果,又锻炼了教工队伍。三是活动安排细。在党校盯班领导和跟班班主任的精心指导下,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通过上台诵读经典诗文、举办演讲会、课前随机主持、课后随机分享等活动,为学员们创造各种上台展示风采的机会,提升了学员综合素质能力。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和党史学习交流会,进一步提升了学员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建立干部培训反馈评价机制。滨城区委党校围绕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建立了干部培训反馈机制,解决学习培训全周期闭环不紧的问题。对主体班次学员在党性教育成效、理论提升成效、工作业绩成效和改革创新成效等方面进行跟踪问效。在校期间,每学完一个阶段,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撰写心得体会、进行ppt分组展示、开展学研结合、撰写调研报告等方式检验学员学习效果;培训班结束后,启动跟踪问效机制,对学员在工作实践中的理论提升、干事创业、改革创新、群众评价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持续跟踪考核。对考核结果及时进行梳理分析,根据反馈结果不断优化培训内容,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用转化的目的。在跟踪问效阶段,滨城区委党校挖掘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的发展案例,为滨城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起到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